园区规划更新

园区规划推荐

园区规划热门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2021-08-23 08:46:59 +0000 UTC

规划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贵阳提出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高新区作为贵阳经济发展主阵地、区域创新主引擎、开放合作主平台,将以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面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为中心,着力落实培优势、兴产业、强功能、促创新、扩开放、做环境、聚人气、出形象等八项任务,加快打造以大数据产业为龙头,大健康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力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强化自主创新驱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增强园区统筹发展合力,在坚守“两条底线”的同时探索“双赢之路”,全力推动高新区向着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跨越,向着面向全球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向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跨越,向着知识经济、创新文化、现代生态文明和高科技产业综合发展的增长极跨越,加快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三次创业期,成为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中流砥柱。

  本规划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全力建成大数据“双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在全市“守底线、走新路,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到2020年,高新区确保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建成”。“一个目标”: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三个建成”:建成大数据“双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到2020年,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实现大幅跃升,确保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位进入40位、力争进入30位;建成千亿级开发区,力争在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综合测评排位第一。

  本规划作为贵阳高新区“十三五”时期综合性发展规划,是实现贵阳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增比进位、在全省“1+7”重点开放创新平台中力争第一、在贵阳市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中担当“急先锋”、做“顶梁柱”,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将指引贵阳高新区奋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范围为贵阳国家级高新区,涉及一区六园。包括:高新乌当园,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规划面积2.34平方公里;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规划面积4.84平方公里;贵州大数据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北园、现代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规划面积22.53平方公里;高新修文园;高新息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