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规划更新
农林牧渔规划推荐
农林牧渔规划热门
孝南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2022-12-22 06:45:24 +0000 UTC第1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1.1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成效
1.1.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强,农业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38亿元、18429元,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全区粮食产量时隔18年后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达到23.84万吨,实现“十三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色农业优势逐渐显现。全区已建成优质稻板块面积40万亩,朱湖珍珠糯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蔬菜板块面积20万亩,肖港小香葱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十大名菜。水果板块面积2.3万亩,孝感早蜜桃被省农业厅评定为全省十大名果,“七仙红”桃被省农业厅授为“湖北名桃”。茶叶板块面积10000亩,福良山茶场是全国最大的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年产无性系茶苗1.5亿株。2017年1月孝南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区域性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全国仅三家。名特优水产养殖板块。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循环养殖等设施渔业,推行虾稻、稻鳅、稻蛙共生等优化模式,扩大小龙虾、河蟹、鳄鱼等特色养殖规模,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15.7万亩。2019年,全区实现水产品总产量7.02万吨,比“十二五”期末的6.48万吨增加0.42万吨,增幅8.3%。畜禽养殖板块。积极倡导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大力推广猪渔结合、鸡林结合、牛草结合的立体、环保、循环养殖模式。加快蛋鸡、种鸡、生猪、种猪、肉牛五大养殖基地建设。2019年,生猪养殖因市场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6.42万头,年出栏14.76万头;家禽存笼521万羽,年出笼630万羽;牛存栏6.95万头、出栏0.76万头;羊存栏0.24万只、出栏0.21万头;肉类总产量2.4万吨,禽蛋总产量1.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