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规划更新

农林牧渔规划推荐

农林牧渔规划热门

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2023-10-07 04:54:07 +0000 UTC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1.渔业资源修复领先全国。山东海洋牧场历经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东模式”。在以投礁增殖为主海洋牧场基础上,结合实际,引导实施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五类海洋牧场协同发展。2017年印发实施国内首个省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开启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探索,2018年启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20个,涉及海域面积达8.5万公顷,其中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占全国总量的39.7%,居全国首位;投放各类人工鱼礁400多万空方,建成海洋牧场观测站21座,建造管护平台40座,建成智能深水网箱6座、大型围网(围栏)2座、新型深远海养殖工船1艘;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增殖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305亿单位,全省秋汛回捕增殖资源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40.8亿元;脉红螺、金乌贼、牡蛎、日本蟳等本地特色渔业资源自我恢复能力显著增强。2.传统渔业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20年,全省底播增养殖产量171.19万吨,筏式和吊笼养殖产量294.95万吨,分别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33.3%和57.47%。区域发展形成特色,滩涂增养殖面积15.4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海域,筏式养殖大多集中在威海、烟台近海。主导品种优势突出,刺参、对虾、牡蛎、扇贝、海带、鲆鲽类等海水养殖十大优势品种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