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规划更新

文旅规划推荐

文旅规划热门

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

2019-12-14 08:32:06 +0000 UTC

目 录
第一章 情景分析 1
一、宏观背景 1
(一)世界旅游业:趋势与亚太地位的提升 1
(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消费转型 2
(三)中国旅游业的飞跃与转型 3
(四)长三角“无障碍”: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 4
(五)杭州: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6

(一)接待事业期(1949-1977) 7
(二)稳步发展期(1978-1988) 8
(三)调整巩固期(1989- 1998) 8
(四)国际化与转型期(1999- ) 8
(五)发展经验小结 9
三、新阶段的机遇与挑战 10
(一)机遇 11
(二)挑战 14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 16
一、资源普查综述 16
(一)概述 16
(二)资源密集区分布 18
二、旅游资源总体特点 19
(一)种类齐全 19
(二)质量高 19
(三)大分散小集中 20
(四)观光旅游资源蕴藏丰厚 20
(五)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20
(六)会展旅游资源有待提升 21
第三章 目标市场界定 22
一、趋势分析 22
二、市场界定 23
(一)三大入境市场板块 23
(二)三大首要国内市场圈 24
第四章 目标与战略 26
一、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分析 26
(一)市委市政府战略思路述评 26
(二)城市总体规划 27
(三)旅游城市定位的对比分析 28
(四)小结 29
二、总体定位 30
(一)目标定位 30
(二)目标定位关键词解析 31
(三)功能定位 36
三、总体战略 36
(一)个性国际化战略 37
(二)区域旅游中心地战略 38
(三)旅游西进战略 39
(四)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战略 39
四、战略目标 40
(一)总体目标 40
(二)阶段发展目标 40
(三)战略指标体系 41
第五章 旅游城市品牌建设与管理 42
一、城市品牌设计 42
(一)文案或口号设计 42
(二)品牌标识 42
二、城市品牌建设和管理 45
(一)产品体系建设 45
(二)近期:全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 45
(三)中远期:建设“幸福天堂” 46
(四)物质与文化景观提升计划 47
(五)城市品牌传播 47
第六章 旅游空间结构 49
一、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9
(一)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49
(二)城市东扩对城市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49
(三)旅游西进对城市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50
二、杭州市旅游空间结构 51
(一)一心(旅游增长与创新中心) 51
(二)一轴(旅游发展轴) 51
(三)六区(优先发展区) 52
(四)五翼(旅游合作翼) 54
三、旅游中心地体系 56
(一)一级旅游中心地 56
(二)二级旅游中心地 57
(三)三级旅游中心地 57
四、分区(市/县)旅游发展建议 58
(一)西湖区 58
(二)拱墅区 58
(三)下城区 59
(四)上城区 59
(五)江干区 59
(六)滨江区 60
(七)萧山区 60
(八)余杭区 60
(九)临安市 61
(十)富阳市 61
(十一)桐庐县 61
(十二)建德市 62
(十三)淳安县 62
第七章 旅游产品转型与再开发 63
一、产品现状 63
二、产品转型及再开发 63
(一)目标 63
(二)发展思路 64
三、三大主导产品 65
(一)观光旅游产品 65
(二)会展旅游产品 68
(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69
四、多元化支撑产品 73
(一)南宋古都文化旅游 73
(二)博物馆旅游 73
(三)吴越文化旅游  74
(四)宗教旅游 74
(五)森林与生态旅游  74
(六)乡村农业旅游 74
(七)修学旅游 74
(八)红色旅游 74
(九)民间文化艺术旅游 75
(十)婚庆与蜜月旅游 75
五、重点线路设计 75
(一)广域旅游线路组织 76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组织 76
(三)依托于杭州的浙江省内旅游线路组织 76
(四)市域旅游线路体系开发 77
第八章 近期重点产品建设计划 78
一、品牌产品建设 78
(一)大西湖 78
(二)京杭运河(杭州段) 85
(三)湘湖 87
(四)千岛湖 88
(五)天目山 89
(六)钱江潮 89
(七)西博会 90
(八)休博会 90
二、潜力品牌产品建设 91
(一)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91
(二)新安江-富春江风景道 91
(三)良渚文化遗址公园 91
(四)南宋皇城遗址公园 92
(五)旅游特色街 92
(六)西溪湿地 92
第九章 目的地营销计划 93
一、目的地营销总目标 93
二、营销组合方案 93
(一)形象塑造 93
(二)需求导向的主题产品组合 94
(三)促销策略 94
(四)促销方式 94
(五)分销渠道 95
(六)节事活动 96
三、营销行动计划 96
(一)行动计划 96
(二)经费预算 97
四、营销绩效管理 97
五、分目标市场国际营销 98
(一)日本市场 98
(二)韩国市场 99
(三)港澳台、东南亚市场 100
(四)欧美市场 102
六、分目标市场国内营销 103
(一)北京都市圈 104
(二)上海都市圈 105
(三)广州都市圈 106
第十章 城市服务与旅游企业建设规划 108
一、政府策略与计划 108
二、接待设施与服务规划 109
(一)酒店业提升规划 109
(二)旅行社及其服务规划 110
(三)旅游区服务规划 111
(四)餐饮服务规划 112
三、旅游商贸服务规划 112
(一)目标与重点领域 112
(二)旅游商品发展对策 113
(三)特色旅游街区建设 113
(四)发展特色购物游计划 114
四、国际会展设施建设 115
第十一章 作为目的地的城市规划响应 117
一、土地利用布局的优化 117
(一)城市各类土地利用的原则 117
(二)风景旅游用地的要求 118
(三)围绕西湖的圈层结构与放射结构 119
(四)城区内部空间结构 119
二、风景城市的景观建设 120
(一)城市总体景观建设 120
(二)城市景观组合对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121
三、目的地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 123
(一)城市旅游服务体系 123
(二)城市公共标识系统 123
第十二章 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规划 124
一、航空交通规划 124
二、铁路交通规划 125
三、水路航运交通规划 125
四、市域交通规划 126
(一)近期建成“一小时半”交通圈的交通骨架 126
(二)建立完善的交通服务体系 126
五、重点旅游景区交通规划 127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128
一、加快立法进程,依法治旅 128
二、服务大旅游,健全管理体制 129
三、消除壁垒,积极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130
四、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旅游 130
五、优化人才结构,调整培训方式 131
(一)引进或培养紧缺人才 131
(二)加强企业、行业与学院联合培训 132
六、可持续旅游 133
(一)遗产保护与旧城更新 133
(二)自然旅游资源保护 135
(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36
(四)旅游危机管理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