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文件更新
政府文件推荐
政府文件热门
黄浦区百幢楼宇能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019-11-08 23:29:37 +0000 UTC实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工程,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是黄浦区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的必然需求,也是提升城区绿色发展水平和能级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升黄浦区公共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黄浦区百幢楼宇能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上海市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城区发展建设与节能降碳紧密结合,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动力,围绕“五个一”能效提升工程,即“建立一套黄浦区建筑能效对标体系、推进一批专项用能设备能效检测、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工程、开展一批楼宇能效管理认证试点、优化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不断提升黄浦区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力争成为上海市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的示范者。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整体统筹,重点突破。在系统规划、整体布局和全面推进的基础上,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建筑,打造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亮点工程。
三是坚持分步实施,滚动推进。基于城区特点与战略定位,以能效提升为主线,精心设计提升路径,分步实施,积累经验,形成滚动推进的良性循环。
3、总体目标
定性目标:围绕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建设,构建完善公共建筑能效对标体系,提升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利用3年时间,推进楼宇能效水平“进档升位”,即楼宇按照商业、办公、酒店等不同类型分为能效先进档(能效水平在先进值以上)、能效合理档(能效水平在先进值和合理值之间)、能效限定档(能效水平在合理值以下),通过能效提升工程,使一部分能效水平在较低档位楼宇进入较高档位,同一档位的楼宇能效排名有所上升,实现黄浦区公共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力争成为上海市建筑节能、低碳发展的示范者。
定量目标:到2020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5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能效专项提升改造,百幢左右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2015年降低7%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主要是实施“五个一”能效提升工程,即建立一套黄浦区建筑能效对标体系、推进一批专项用能设备能效检测、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工程、开展一批楼宇能效管理认证试点、优化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
1、建立一套黄浦区建筑能效对标体系
一是开展百幢楼宇能效水平大调研。紧扣建筑能效提升与城区绿色发展,深入用能楼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采集建筑基本信息和能效相关数据,开放式寻找问题、收集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分析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宾馆饭店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的用能特征,以及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初步评估楼宇能效水平,寻找节能空间,确定后续提升改造的重点方向。
二是建立百幢楼宇能效对标档案。整合能耗监测平台、专项能源审计、电力需求侧等大数据,汇总建筑基本信息、围护结构、建筑能耗、营业状况等数据,建立黄浦区楼宇能效水平数据库。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上海市合理用能指南等地方标准,依托上海建科院等专业机构,对全区100幢楼宇能耗分类、分档、排位,建立百幢楼宇能效对标档案。
三是开展黄浦区建筑能效对标管理。每年出台百幢楼宇能效水平报告,分类组织开展楼宇能效对标,定期对对标结果及排名以适当形式予以公示,对先进楼宇、进步明显的楼宇等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先进楼宇单位开展能效“领跑者”、绿色旅游饭店、绿色低碳商场等示范创建,树立能效标杆;督促落后楼宇单位开展追赶达标行动。
2、推进一批专项用能设备能效检测
一是开展用能设备专项能效检测。参照《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等技术标准,组织开展主要用能设施,包括空调制冷机组、制热机组、电锅炉和燃气锅炉、水泵、空调末端、照明系统、配电系统、电梯、围护结构、楼宇自控系统等10类用能设备专项能效检测,判定能效等级,查找性能缺陷及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二是重点用能设备能效物联实时监测。结合楼宇重点设备信息库调研和专项能效检测结果,每年推进一批楼宇实施关键用能设备在线物联运行监测平台,通过加装智能传感器、联接现有楼宇自控系统、关键设备能源末端计量、运维过程数据记录等措施,实现在线监控重点楼宇的设备运行安全、能效环境监测、故障报警诊断。
3、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工程
一是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根据能源审计、专项能效检测结果,对列入国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的设备、运行时间接近或超过正常使用年限的设备,如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系统等,推动楼宇单位实施淘汰更新。其中,用能设备列入《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清单的,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二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区范围内开展节能潜力排摸,构建能效提升改造项目库,以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为重点,开展以高效空调、智能照明、节能门窗为主,立体绿化、遮阳设施为辅的综合改造,力争打造一批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积极推进led绿色照明、水泵变频、电梯加装能量反馈系统、自动扶梯变频控制等较易实现的节能技术应用。三年内完成不少于15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三是推进能源替代技术应用。在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鼓励采用江水源热泵、分布式供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进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太阳能光伏项目。严格控制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在全区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以重油、渣油、柴油等为燃料的高污染燃料设施,针对南新雅大酒店等使用油锅炉的商业商务建筑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做到低氮达标排放。
4、开展一批楼宇能效管理认证试点
一是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筛选黄浦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培养一批熟知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运行的物业管理者,增加现场工作人员系统执行力,公布能源管理体系示范企业实施成果,通过实际案例展现能效提升成效。
二是推进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认证。推动落实绿色建筑覆盖建筑全寿命期、全监管过程、全产业链要求,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认证,以点带面有效推进楼宇运行过程中的能效提升。
三是制定楼宇节能运行管理标准手册。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楼宇运行管理侧重点、管理方式及管理系统等,整合数据和经验积累,探索建立建筑节能运行操作标准(SOP),每年推进编制一批楼宇节能运行管理标准手册,指导和规范物业用能设备节能管理。
5、优化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
一是建设国家级需求侧管理示范。落实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上海市城区(黄浦)商业建筑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的复函》要求,推进峻岭广场等10幢商业楼宇实施自动需求响应,推进商业建筑、社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需求侧资源协同响应控制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等示范内容在黄浦的落地,研究并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电力交易,推进区平台对接市电力调度中心平台,推进上海城区(黄浦)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投入试运营。
二是深化开发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以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为基础,开发基于重点用能管理、减碳足迹、项目管理等在内的节能管理应用系统,试点楼宇电力、燃气、自来水的能耗全计量,逐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信息、建筑能源审计数据、重点用能企业目标完成情况等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同时做好重点建筑的三级用能监测,完成重要用能设备的监测全覆盖。
三是推进楼宇智能化控制节能升级。通过设备智能控制、运行调适、控制策略优化等方式,重点对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进行运营优化,实现用能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
三、工作保障
1、加强统筹监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管理工作体系。把能耗水平的控制要求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将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大对能效对标、考核结果的公开力度,开展重点建筑能效公示,落实节能降耗奖励政策,对节能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企业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效果。
二是开展楼宇能效提升效果后评估。在能效提升工程落地过程中以及实施完毕进入运营阶段后,实施效果持续跟踪评估机制,依据黄浦区建筑能效对标体系,制定针对各类建筑的能效提升效果评价办法,计划三年内完成近百幢楼宇能效提升效果量化评估工作,总结能效表现优异楼宇成功经验,为楼宇能效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2、加强政策资金引导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根据《黄浦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具有示范意义的建筑能效提升项目的扶持力度,以提高扶持资金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节能专项资金扶持等鼓励政策。对能源审计、节能诊断、电平衡测试、锅炉热工性能测试、电梯能效测试等节能改造前期工作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能耗统计和能效水平测试;建立奖惩机制。定期表彰一批低碳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示范典型,针对碳排放明显超过基准线标准或用能指南的建筑、企业,加大整改力度,督促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能耗管理。
二是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本区金融优势,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改造项目融资服务,重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权益抵押的金融创新模式,拓宽节能低碳的融资来源方式。鼓励扶持中小科技型和创业型节能低碳企业发展,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完善项目信息发布制度,培育发展能源审计、碳核查、碳标识等服务产业。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金融贷款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节能投入新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筑节能改造等节能低碳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3、加大社会监督宣传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节能降耗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督促楼宇单位认真落实产品节能标识、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等相关规章制度,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并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将企业用能违法信息纳入企业诚信系统,促进企业依法节能。
二是搭建两类平台。节能技术服务推广平台,定期举办节能空调、LED照明灯、新能源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技术培训会,推广节能新技术、新项目,等推广会,为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服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用能单位与市场服务之间供需对接。绿色运营共享平台,集聚行业专家、资深运营管理人员,树立黄浦区能源管理先进示范楼宇,探索开展楼宇绿色化运营经验共享,举办关于楼宇能源管理与节能运营的培训讲座、主题沙龙、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行业交流与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区内楼宇能耗管理水平提升。
三是加强全社会节能意识。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工作,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宣传。建立展览会、论坛、主题活动、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体系,持续加强科学舆论引导,增加社会成员主动参与节能工作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