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报告更新

原创报告推荐

原创报告热门

上海加强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研究 ——兼对深圳经验的考察

2019-12-07 02:19:17 +0000 UTC

最近十多年,非公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主体力量之一。即使在国有经济份量较重的上海,非公经济也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主要贡献者,并对提升上海产业技术的提升和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5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公经济所占比重已经达到42.4%;全市从业人员中,非公经济所占比重达到58.3%,如果把外来的常驻从业人员算进去,比重更高;外资、民营企业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87205人,占全市企业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的81.4%。
非公企业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两大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非公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通知》,这些都标志着上海的非公企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要看到,非公企业毕竟是在经济转型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的非市场经济因素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完全消除的,建立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更需要一个较长的改革建设周期,所以,尽管历尽十多年发展,一些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制约着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非公企业从诞生到后来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先天性不足,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和环境压力实现自我改造,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