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报告更新

原创报告推荐

原创报告热门

上海市先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研究总报告(A)

2019-12-17 01:15:38 +0000 UTC

目 录
一、总论 1
1.1 研究综述 1
1.1.1 目的意义 1
1.1.2 研究思路 1
1.1.3 主要观点 1
1.1.4 研究方法 1
1.1.5研究特色 3
1.1.6 实际价值 3
1.2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现状分析 3
1.2.1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界定与内涵 3
1.2.2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比较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
1.2.2.1 国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对比分析 4
1.2.2.2 国内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对比分析 4
1.2.2.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现状 4
1.2.2.4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经验对上海的启示 4
1.3 当前制约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与分析 5
1.4 研究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点 6
1.4.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框架的构建 6
1.4.2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6
1.4.2.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指标体系 7
1.4.2.2 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信息化工程的指数评价模型 7
1.4.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发展机制的分析与应用 9
1.4.4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的资源优化配置 10
1.5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与“两化”融合的关系 11
1.6对策建议 12
1.6.1技术层面 12
1.6.2环境层面 12
1.6.3协调层面 13
1.6.4研究层面 13
1.7结论 14
二、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界定与内涵研究 15
2.1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界定 15
2.1.1 制造业的定义 15
2.1.2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 15
2.1.3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定义 15
2.1.4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定义 16
2.2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分类 16
2.2.1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分类 16
2.2.2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分类 17
2.3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任务 18
2.3.1 信息化基础建设 18
2.3.2 产品研发信息化 19
2.3.3 生产制造信息化 19
2.3.4 企业管理信息化 19
2.3.5 企业商务信息化 19
2.3.6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19
2.4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阶段 19
2.4.1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20
2.4.2 现代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阶段特征 20
2.4.3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阶段 21
2.4.4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阶段的维度分析 22
2.4.4.1 时间维度分析 22
2.4.4.2 资源维度分析 23
2.5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与“两化”关系的研究 24
2.5.1 信息化的作用 24
2.5.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24
2.5.3 先进制造业信息化与“两化”关系 27
三、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比较分析 29
3.1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9
3.1.1 国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9
3.1.1.1 国外主要国家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现状 29
3.1.1.2 国外主要国家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趋势分析 30
3.1.2 国内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3
3.1.2.1 国内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现状 33
3.1.2.2 国内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36
3.2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做法 38
3.2.1 国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做法 38
3.2.1.1 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政府强力推进模式——美国 38
3.2.1.2 注重中小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模式——日本 40
3.2.1.3 专项建设+政府主导的信息化模式——英国 42
3.2.1.4 电子化、自动化与信息化并进模式——韩国 42
3.2.2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做法 43
3.2.2.1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43
3.2.2.2 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44
3.2.2.3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45
3.3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6
3.3.2 政府的推动作用对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46
3.3.3 制定专门的计划、法规、政策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开展的保障 47
3.3.4 深入战略研究 47
3.3.5 完善国内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 47
3.3.6 完善企业信息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 48
四、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现状与瓶颈问题 49
4.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现状分析 49
4.1.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分析 49
4.1.2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50
4.1.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优势分析 51
4.1.4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53
4.1.5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案例分析 55
4.1.5.1上海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实施研究 55
4.1.5.2 上海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信息化 55
4.1.5.3 宝钢钢铁连铸设备核心部件信息支撑平台 56
4.1.5.4 上海飞机制造厂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分析 56
4.1.5.5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分析 57
4.1.6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趋势 58
4.1.6.1 上海大企业集团相关信息化的数据统计分析 58
4.1.6.2 上海未来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59
4.2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原因分析 60
4.2.1管理因素问题 60
4.2.2资金因素问题 62
4.2.3人才因素问题 62
4.2.4组织因素问题 63
4.2.5技术因素问题 63
4.2.6效益因素问题 63
4.2.7通信垄断因素问题 64
五、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战略规划及总体框架的构建 65
5.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战略规划 65
5.2 上海推进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阶段性目标 65
5.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两化”融合的关系及其实现途径 67
5.3.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两化”融合的关系 67
5.3.2 上海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69
5.3.2.1 信息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 69
5.3.2.2 全社会整体信息化还有待进一步普及 69
5.3.2.3 网络屏障较多,资源不能完全共享 69
5.3.2.4 信息化标准以及信息传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69
5.3.2.5 信息化人才缺乏 70
5.3.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两化”融合的实现途径 70
5.4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框架的构建 71
5.4.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框架的构建 71
5.4.2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战略目标体系 72
5.4.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体协作体系 75
5.4.4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基础体系 75
5.4.5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外部影响因素 77
5.4.5.1 区域因素 77
5.4.5.2产业链因素 78
5.4.5.3 国家因素 79
5.4.6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内容平台 80
5.4.6.1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规划 80
5.4.6.2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 81
5.4.6.3 制造服务信息化工程 83
5.4.6.4 长三角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工程 83
六、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资源配置研究  85
6.1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系统的构成 85
6.2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及配置原则 85
6.2.1 制造业信息化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内容 85
6.2.2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 86
6.2.3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86
6.3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一般方法和步骤 86
6.3.1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 86
6.3.2 上海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87
七、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89
7.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发展阶段的维度分析 89
7.1.1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89
7.1.2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阶段的纬度分析 89
7.2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0
7.2.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90
7.2.1.1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90
7.2.1.2 上海先进制造业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90
7.2.1.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93
7.2.1.4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指标体系 96
7.2.2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信息化工程的指数评价模型 98
7.2.2.1指数评价模型概述 98
7.2.2.2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信息化工程的评价步骤 99
7.2.3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信息化工程的权种灵敏度分析 99
7.2.3.1层次分析法简介 99
7.2.3.2建立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的层次模型 99
7.2.3.3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99
7.2.3.4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100
7.2.3.5一致性检验 101
7.2.4 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信息化工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01
7.3 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04
7.3.1基于大系统的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104
7.3.1.1可行性分析 104
7.3.1.2 大系统控制的基本理论 104
7.3.1.2.1大系统控制论 104
7.3.1.2.2大系统协调控制 105
7.3.2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110
7.3.2.1建立多层状态空间模型结构 110
7.3.2.2多层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实现 110
八、上海实施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121
8.1 技术层面 121
8.2 环境层面 124
8.3协调层面 128
8.4研究层面 129
九、上海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发展决策分析系统框架 131
9.1系统总体设计 131
9.2子系统功能设计 131
十、结论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