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更新

城镇规划推荐

城镇规划热门

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5年)

2023-10-22 10:18:49 +0000 UTC

前 言

  良渚遗址(距今 5300~4300 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区北缘的天目山东麓河网平原,主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由分布于 4203 公顷范围内的良渚古城、瑶山和汇观山祭坛墓地、塘山土垣、姚家墩和荀山聚落等 6 片遗址密集分布区组成。它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是中华早期文明的一种重要模式,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最高成就。1996 年良渚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 年、2006 年和 2012年三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 年被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显著地位。

  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历程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阶段(1936~1985 年):考古工作者共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点 30余处,对遗址的分布情况有初步了解,但良渚遗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尚未被认识;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86~2006 年):遗址点发现的数量增加至 130 多处,同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发掘了反山、瑶山、莫角山、汇观山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使学术界对这一区域的良渚文化遗址有了新的认识,确定了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第三阶段为深化阶段(2007 年后),2007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并确认了良渚古城,从而将以往发现的 130 多处遗址点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良渚古城的发现使得良渚遗址群的聚落结构与社会发展阶段更为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将良渚文化的研究推向更高阶段,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供了特殊的见证。时至今日,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研究学者、专家持续不断的努力下,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和遗产价值研究仍处于动态的深化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