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更新

学术论文推荐

学术论文热门

江西仙女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2020-05-09 05:12:15 +0000 UTC

【摘要】仙女湖(江口水库)位于江西省的新余市,始建于1958年,是著名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新余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为了了解仙女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作者于2014—2015年每月对仙女湖湖区及周边主要入湖河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周年采集,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现存量的季节变化及底栖动物各类群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等,结合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点,对仙女湖水质进行了评价,以期为仙女湖资源保护和湖泊管理提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鉴定得底栖动物114种,隶属3门53科77属。其中软体动物43种,节肢动物62种,环节动物10种。优势种为中华颤蚓、梨形环棱螺、河蚬、锯齿新米虾、羽摇蚊、粗腹摇蚊属、前突摇蚊属、霍甫水丝蚓。2.仙女湖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346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54.26g/m2;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季节底栖动物的密度与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河流型生境年平均密度最大,为722 ind./m2。湖泊型生境L4年平均密度最小,为251 ind./m2。1月的平均密度最高,为567 ind./m2,5月平均密度最低,为163ind./m2。3.仙女湖流域的湖泊生境多为稳定底质,河流生境为稳定的底质。在不稳定底质中,环节动物占优势,在稳定底质中,软体动物占优势。4.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不同区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入湖河流和钤阳湖为轻度污染,舞龙湖为中度污染。富营养型水体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多为耐污种。中富营养和中营养型水体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5.系统聚类和MDS排序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环境空间异质性,可以划分为2个群落。即河流生境底栖类群与湖泊生境底栖类群。